「仿」不來的烏梅汁
「不經一番寒徹骨,焉得梅花撲鼻香?」我們不取巧,勤奮認真地尋找真正從栽種就未使用農藥的梅園,只為了想給消費者品質最好的烏梅汁;為了這個目的,甚至曾不惜停產大受歡迎的烏梅汁系列長達一年,因為我們要做,就只做最好的。
「仿」不來的烏梅汁
華人飲用梅子所製成的飲品,最早可追溯到宋代,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飲品,其酸甜的滋味實為一品,直至現代仍然有為數不少的愛好者。
然而,在不斷更迭進步的時代中,使用真材實料的飲品卻逐漸變少了;在追求著「顏色深就是最濃醇」、「多層次的享受才是好味道」的風潮中,以濃縮液還原、甚或是使用大量添加物的產品慢慢成為主流,相對低廉的價格與容易購買的原料,也使得許多廠商不得不加入這樣的行列。
但潤泉卻反其道而行,在買不到品質穩定、優良原料的困境下,選擇停產了頗受歡迎的烏梅汁系列。
走遍全台,只為尋找一粒單純的美好
「要做就只能做最好的。」拚著這一個純粹的理念,潤泉宣布停產烏梅汁系列,踏上了尋覓青梅的旅程。
走遍全台,拜訪了一個又一個的梅園,要找到一顆沒有使用農藥栽培的青梅竟是如此的困難。哪怕梅園的主人有著堅持,也很難不受周遭其他選用農藥栽培作物的農園影響,送驗後的結果總告訴我們路途還遠。
終於,在埔里一處深山中,找到了一片猶如秘境的梅園,和煦的陽光灑落在陡峭的土坡上,一棵又一棵盤根錯節的梅樹屹立於此,枝頭上結滿了渾圓飽滿的青梅。由於位在山林之中,這次送驗總算是獲得了理想的結果——零農藥殘留。
我們喜出望外,趕緊與梅園主人洽談進一步的合作。
只得人工採摘的珍貴青梅
梅園主人說,這些青梅種植的位置特殊,是採用半野放的方式種植,不施用肥料、不噴灑農藥,養育出這些梅子的,只有陽光、雨水與大地,一年一收,保證天然。
想收穫這片梅樹更是特別不容易的了,坡度落差極大的山坡,若不是熟悉山野的採收員,別說親手取一顆梅子,連自如地移動都辦不到,要是一不小心可要栽個大跟頭;只見採收員們人手一個小水桶,採收就開始了。
他們或是將桶子擺置於地上,反覆彎腰放入採下的果實;或索性揀一條粗壯的枝幹,掛著桶子便開始捻起梅果來。當梅子裝得滿滿當當,他們就提起沉沉的水桶集合在一個大布袋邊上,謹慎而小心地將這些青梅彙總在一起。
這樣的過程反覆數天,才終於能完成採收,送到烘焙師傅那裏。
燻梅老師傅的職人精神
一來到燻梅場,就能聞到日夜燻製所殘留的香味。初步揀選與除去葉蒂後,仔細清洗每一顆青梅,盛入一盤盤的容器中,就要開始長達數日烘烤、燻製的日程了。
八十幾歲的老師傅不辭辛勞,堅持使用代代相傳的方式燻製,木柴也要選用優質的在地龍眼木,他說,這樣才能烘烤出最難忘的好味道;即使聘請了許多人手,老先生仍然親自在旁盯工,有時也扛起工具仔細地翻動,就怕一個不小心燻糊、弄焦了一顆梅子。
翠綠的果實在熱氣噴騰的燻梅場中,透過老師傅一班人馬嚴謹的製程,經過數日甚至數週的努力,總算化為一粒粒有著獨特的燻烤芳香、滋味酸甜的烏梅。
透光的美好,會沉澱才是童叟無欺
回到廠內,生產線就活絡了起來,大伙忙裡忙外,將一桶桶得來不易的台灣烏梅仔細地秤重,加入同樣精挑細選過的仙楂、洛神與甘草,取得最佳比例後才倒入燉煮用的調配桶中,經過一層層品質檢查的關卡,裝瓶殺菌後,終於求得一瓶瓶無愧初心的烏梅汁。
深棕色的烏梅汁,味道甜而不膩、生津止渴,舉起瓶罐,隱約能看見微微的透光,這正是我們沒有添加色素的證明;若放得久了,能看見瓶底微微出現的沉澱,是我們使用真材實料熬煮才會有的食材碎屑。
只有改良的空間,沒有退步的鬆懈,才能造就這樣的好口碑與好品質;至此,時隔一年的好味道,潤之泉潤心田烏梅汁系列才又返回了各大通路與消費者的面前。